2023 年 1 月 16 日 | 下午 6:05

在 2022 年 5 月全国大选前后的公众对话和辩论中,人们对小费迪南德·马科斯总统将如何在其前任重新调整对华政策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以及如何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兴趣占据主导地位。在 2022 年 7 月 25 日的第一次国情咨文中,小马科斯宣布该国将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并进一步表示,“……菲律宾将继续成为所有人的朋友 [a]不与任何人为敌”,并且“[我们]将成为一个好邻居——一直在寻找合作的方式,以实现互惠互利的最终目标。”
菲律宾政治以及南中国海领土和海洋争端的分析人士对总统的声明发表了看法。这些政策声明“目前足够”还是“缺乏具体的政策方向”?
今年1月3日至5日,小马科斯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他的离职声明中,他将这次访问描述为“开启了我们与中国全面战略合作的新篇章”。回国后,他宣布与习近平主席签署了“14 项政府协议,这些协议将扩大和深化我们在许多重要领域的联系。” 他还提到了多家中国公司的投资计划和贸易采购意向,分别达228亿美元和近21亿美元。
这些“承诺”目前是否足够,或者这些“承诺”在具体政策方向方面是否有所欠缺?在处理对华关系上,菲律宾政府的牌打对了吗?抛开上届政府重新调整对华政策的“收益”的夸大“噪音”,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菲律宾和中国在习近平主席于 2018 年 11 月 20 日至 21 日对马尼拉进行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之际发表联合声明,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 (CSC)。根据 CSC,签署了 29 份合作文件涉及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基础设施、农业、金融、信息和通信技术、教育和文化等领域。
Darlene V. Estrada 和 Edcel John A. Ibarra(2021 年)都是外交事务研究所国际关系和战略研究中心的外交事务研究专家,他们将 CSC 描述为 2005 年和平战略与合作关系的升级安排和发展(SCRPD)。在他们题为“不要产生错误印象:重新审视菲律宾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论文中,他们都认为“CSC 关系在中国的国际伙伴关系中仍然排名较低”并且“这种安排与中国的其他国际伙伴关系。”
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国家中,双方都指出,只有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是合作层面的,而不是正式(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柬埔寨(2010)和越南(2008)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印度尼西亚(2013)和马来西亚(2013)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缅甸(2011)和泰国(2012)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老挝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9),与新加坡建立全面与时俱进的合作伙伴关系(2015),与文莱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8)。
中国建立了庞大的伙伴关系网络,自冷战结束以来在全球建立了 24 种伙伴关系,并将其置于其外交政策战略的中心。截至 2016 年底,中国已与 78 个国家和 5 个地区组织建立了伙伴关系(Li 和 Wen,2019)。因此,重要的是要考虑中国伙伴关系网络的性质和规模,以了解菲律宾和中国之间 CSC 的影响。
中国的伙伴关系可分为三大类,各国之间的合作程度由高到低:一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二是战略伙伴关系,三是经常性伙伴关系。Li 和 Wen(2019)根据中国前总理温家宝在 2004 年访问布鲁塞尔欧盟时发表的主旨演讲中的解释,记录了这三个类别之间的主要区别。
“‘全面’是指经济、科技、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合作;这种关系既是双边的,也是多边的,这意味着全面伙伴关系中的二元国家也可以在处理多边问题上共同努力;全面的关系也是多层次的,既包括政府间合作,也包括民间外交。“战略”一词意味着两国之间的合作不仅对双边关系具有全局重要性,而且是稳定和长期的,克服了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最后,“伙伴关系”一词是指两国在相互尊重、互信、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双方努力发展互利双赢的关系。”
那么,为什么菲律宾在东盟邻国中处于较低的双边关系水平呢?埃斯特拉达和伊瓦拉指出,文莱在 2013 年与中国签署了“战略合作关系”——SCRPD 中的“SCR”……但与菲律宾不同的是,文莱最终在 2018 年将与中国的关系升级为正式伙伴关系。
虽然这个问题可能有争议,但在中国外交政策战略的背景下研究这个问题可能是有用的,中国的外交政策战略部分基于软实力外交,追求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并促进中国更大的经济利益和国际市场。
埃斯特拉达和伊瓦拉指出,中国寻求与它认为在区域内战略上更重要、在经济上对中国贸易更重要的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并评估说,“就中国的伙伴关系外交优先考虑区域战略和市场准入考虑而言,中国与中国的低层次关系菲律宾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制定者对该国的评估,该国是中国在东南亚政治和经济战略中优先级较低的目标。”
他们的论文中引用了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表明“截至 2018 年,菲律宾是东南亚最不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目标的国家之一:它(还)不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大型项目的目的地[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东盟外交的重要伙伴,或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贸易、投资和能源流动方面)。它也不是(还)与中国政策高度协调的国家。总的来说,该研究强调菲律宾(尚未)对中国的外交政策至关重要。”
那么,总统在他的第一个 SONA 中对中国的政策声明和 14 个双边协议以及来自中国企业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承诺现在是否足够,或者这些在具体政策方向上是否有所欠缺?或者问题应该是——菲律宾政府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打牌是否正确?
戴安娜·J·门多萨 (Diana J. Mendoza) 博士是政治学助理教授,也是雅典耀东南亚研究计划的协调员。这篇评论文章基于她在“菲中关系研讨会:机遇与挑战”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该研讨会由 Ateneo 中国研究项目和暨南大学菲律宾研究中心在 Ateneo de Manila Loyola Heights 举办2022 年 12 月 12 日的校园。